6
测量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产生使仪表的指示器偏转的转动力矩,以及使指示器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反作用力矩及阻尼力矩。
测量线路把被测电量或非电量转换为测量机构能直接测量的电量时,测量机构活动部分在偏转力矩的作用下偏转。同时测量机构产生反作用力矩的部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矩也作用在活动部件上,当转动力矩与反作用力矩相等时,可动部分便停止下来。由于可动部分具有惯性,以至于其达到平衡时不能*停止下来,而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摆动。测量机构中的阻尼装笠产生的阻尼力矩使指针*停止在平衡位置上,指出被测量的大小,这也就是电工指示仪表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内线安装
(1)安装照明线路时,不得直接在板条天棚或隔声板上行走或堆放材料;因作业需要行走时,必须在大楞墙上铺设脚手板;天棚内照明应采用36V低压电源。
(2)在脚手架上作业,脚手板必须满铺,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使用的料具,应放入工具袋随身携带,不得投掷。
(3)在平台、楼板上用人力弯管器煨弯时,应背向楼心,操作时面部要避开。大管径管子灌沙煨管时,必须将沙子用火烘干后灌入。用机械敲打时,下面不得站人,人工敲打上下要错开,管子加热时,管口前不得有人停留。
(4)管子穿带线时,不得对管口呼唤、吹气,防止带线弹出。二人穿线,应配合协调,一呼一应。高处穿线,不得用力过猛。
(5)钢索吊管敷设,应预防钢索头扎伤。绷紧钢索应用力适度,防止花篮螺栓折断。
(6)使用套管机、电砂轮、台钻、手电钻时,应保证绝缘良好,并有可靠的接零接地。漏电保护装置灵敏有效。
四、电缆安装
(1)架设电缆轴的地面必须平实。支架必须采用有底平面的支架,不得用千斤顶等代替。敷设电缆必须按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内容执行,并设专人指挥。
(2)人力拉引电缆时,力量要均匀,速度应平稳,不得猛拉猛跑。看轴人员不得站在电缆轴前方。敷设电缆时,处于拐角的人员,必须站在电缆弯曲半径的外侧。过管处的人员必须做到:送电缆时手不可离管口太近;迎电缆时,眼及身体严禁直对管口。
(3)竖直敷设电缆,必须有预防电缆失控下溜的安全措施。电缆放完后,应立即固定、卡牢。
(4)人工滚运电缆时,推轴人员不得站在电缆前方,两则人员所站位置不得**过缆轴中心。电缆上、下坡时,应采用在电缆轴中心孔穿铁管,在铁管上拴绳拉放的方法,平稳、缓慢进行。电缆停顿时,将绳拉紧,及时“打掩”制动。人力滚动电缆路面坡度不宜**过15°。
(5)汽车运输电缆时,电缆应尽量放在车头前方(跟车人员必须站在电缆后面),并用钢丝绳固定。
(6)在已送电运行的变电室沟内进行电缆敷设时,电缆所进入的开关柜必须停电。并应采用绝缘隔板等措施。在开关柜旁操作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m(10kV以下开关柜)。电缆敷设完如剩余较长,必须捆扎固定或采取措施,严禁电缆与带电体接触。
(7)挖电缆沟时,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放坡。在交通道附近或较繁华地区施工电缆沟时,应设置栏杆和标志牌,夜间设红色标志灯。
(8)在隧道内敷设电缆时,临时照明的电压不得大于36V。施工前应将地面进行清理,积水排净。
电工常识
16、不同电压,不同回路,不同信号的线路严禁同管穿设。同一回路电线应穿入同一根管内。
17、接地保护必须到位,不得与零线换位或漏接。
18、吊顶内管线应使用线卡固定在**上,分线盒宜打孔下木楔后,用铁钉固定。不得无固定措施放置于龙骨上或固定在吊杆上
19、穿线管从敲落孔与分线盒用锁母固定,严禁正面接入。穿线管不易脱落, 电线易于拉动且不损伤绝缘层。
20、在厨卫间洗衣房等用水场所,穿线管与配件连接应用胶粘合,牢固密封,不得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