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1、装饰**定要有(强电,弱电)施工图,竣工时提供电气工程竣工图。
电工学习
电工学习
2、电气安装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3、配线应分色,相线(L)颜色应统一,零线(N)宜用黑色,保护线(PE)必须用黄绿双色。
4、塑料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破损及变形。
5、配管一般为4分管(DN15)、6分管(DN20),轻型管壁厚2 .0±0.3mm,穿线不多于4根。
测量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产生使仪表的指示器偏转的转动力矩,以及使指示器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反作用力矩及阻尼力矩。
测量线路把被测电量或非电量转换为测量机构能直接测量的电量时,测量机构活动部分在偏转力矩的作用下偏转。同时测量机构产生反作用力矩的部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矩也作用在活动部件上,当转动力矩与反作用力矩相等时,可动部分便停止下来。由于可动部分具有惯性,以至于其达到平衡时不能*停止下来,而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摆动。测量机构中的阻尼装笠产生的阻尼力矩使指针*停止在平衡位置上,指出被测量的大小,这也就是电工指示仪表的基本工作原理。
三、外线安装
(1)作业前应检查工具(铣、镐、锤、钎等)牢固可靠。挖坑时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按规定放坡。
(2)杆坑在交通要道或人员经常通过的地方,挖好后的坑应及时覆盖,夜间设红灯示警。底盘运输及下坑时,应防止碰手、砸脚。
(3)施工现场运电杆时,应有专人指挥。小车搬运,必须绑扎牢固,防止滚动。人抬时,前后要响应,协调一致,电杆不得离地过高,防止一侧受力扭伤。
(4)人工立电杆时,应有专人指挥。立杆前检查工具是否牢固可靠(如叉木无伤痕,链子合适,溜绳、横绳、钢丝绳等无伤痕)。地锚钎子要牢固可靠,溜绳各方向吃力应均匀。操作时,互相配合,听从指挥,用力均衡;机械立杆,吊车臂下不准站人,上空(吊车起重臂杆回转半径内)所有带电线路必须停电。
(5)电杆就位移动时,坑内不得有人。电杆立起后,必须先架好叉木,才能撤去吊钩。电杆坑填土夯实后才允许撤掉叉木、溜绳或横绳。
四、电缆安装
(1)架设电缆轴的地面必须平实。支架必须采用有底平面的支架,不得用千斤顶等代替。敷设电缆必须按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内容执行,并设专人指挥。
(2)人力拉引电缆时,力量要均匀,速度应平稳,不得猛拉猛跑。看轴人员不得站在电缆轴前方。敷设电缆时,处于拐角的人员,必须站在电缆弯曲半径的外侧。过管处的人员必须做到:送电缆时手不可离管口太近;迎电缆时,眼及身体严禁直对管口。
(3)竖直敷设电缆,必须有预防电缆失控下溜的安全措施。电缆放完后,应立即固定、卡牢。
(4)人工滚运电缆时,推轴人员不得站在电缆前方,两则人员所站位置不得**过缆轴中心。电缆上、下坡时,应采用在电缆轴中心孔穿铁管,在铁管上拴绳拉放的方法,平稳、缓慢进行。电缆停顿时,将绳拉紧,及时“打掩”制动。人力滚动电缆路面坡度不宜**过15°。
(5)汽车运输电缆时,电缆应尽量放在车头前方(跟车人员必须站在电缆后面),并用钢丝绳固定。
(6)在已送电运行的变电室沟内进行电缆敷设时,电缆所进入的开关柜必须停电。并应采用绝缘隔板等措施。在开关柜旁操作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m(10kV以下开关柜)。电缆敷设完如剩余较长,必须捆扎固定或采取措施,严禁电缆与带电体接触。
(7)挖电缆沟时,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放坡。在交通道附近或较繁华地区施工电缆沟时,应设置栏杆和标志牌,夜间设红色标志灯。
(8)在隧道内敷设电缆时,临时照明的电压不得大于36V。施工前应将地面进行清理,积水排净。